1. 首页
  2. 资讯

从「贵族链」回归到「白菜价」:由矿工费引发的币圈往事回忆

撰文:黄世亮

最近,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其网络矿工费都屡创新低。

曾几何时,这两条链因其高昂的交易成本而被誉为「贵族链」,是整个行业消耗用户手续费最多的地方。但最近几个月,比特币的矿工费基本上回到了历史最低点 1sat/vbyte,以太坊的 Gas 费也回落到零点几 Gwei 的水平。

又到了回忆杀时刻,分享点币圈往事。回忆几件比特币上「离谱又真实」的关于矿工费的故事。

交易所提币矿工费曾经上天

大约在 2017 年,我亲身经历了一次由矿工费引发的「危机」。

当时我正准备从某交易所提取一笔比特币,提交申请后却发现这笔交易迟迟无法上链确认。我上区块链浏览器查看这笔交易的细节后,发现交易包含了数量巨大、面额极小的交易输入(UTXO)。

一笔交易的大小(in bytes)取决于其输入和输出的数量。输入越多,交易体积就越大,所需的矿工费也就越高。

然而,当时的这个交易所采取了固定手续费的提币策略,并未根据交易的实际「体积」动态调整费用。这就导致我的这笔交易因矿工费严重不足,矿池是认钱不认人的,我这笔交易被全网矿工无情地抛弃了。

按照当时的网络拥堵状况和这笔交易的庞大体积计算,它实际需要的矿工费高达 0.5+ 个比特币——以今天的价格来看,这真 TMD 的是一笔巨款。

小小地解释一下技术原理:

就像之前有新闻说,某公交公司拉了几车硬币去银行存钱,银行需要调动数十名员工,花费数天时间来清点。这个过程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可能比收到的硬币总额要高呢。

同样,在比特币网络中,将大量零散的 UTXO 汇集成一笔大额资金,也需要付出巨大的矿工费成本。

我联系交易所客服,希望他们能帮忙加速交易,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这是区块链的特性,请耐心等待」之类的官方辞令。客服只想赖账。

我追溯这笔交易的源头。通过分析链上数据,我拼凑出了一个惊人的推论:这个交易所的热钱包系统很可能遭遇了「粉尘攻击」。

攻击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向交易所的热钱包的充值地址发送了成千上万笔金额极小的比特币(例如,略高于粉尘交易门槛 546 聪的 UTXO)。

当普通用户发起提币时,交易所的钱包系统便会自动抓取这些零碎的 UTXO 作为交易输入,从而构建出一笔「臃肿」无比的交易。但矿工费又给的是固定值,这些提币交易就被卡死了。

我猜测,这或许是当时行业内部的一种恶意竞争手段。

事实上,行业早早期这种拿 offchain 钱包当成是整理零碎币的「攻击」事件是非常常见的。到现在各个交易所已经在技术上禁止这种攻击了,比如都不允许矿工提币直接提到交易所。现在交易所的提币系统也支持动态依交易尺寸调整矿工费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 区块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