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RWA 时代的流动性挑战:AMM 的角色与定位

撰文: @sanqing_rx

引言

真实世界资产(RWA)正成为 Web3 走向主流的关键叙事。然而,将万亿规模的现实资产引入链上,仅完成资产代币化是第一步,如何为其构建高效、稳健的二级市场流动性,才是决定其成败的真正挑战。自动做市商(AMM)作为 DeFi 的基石,自然被寄予厚望,但它能直接照搬到 RWA 的世界吗?

摘要(三句话总览)

结论: 当下的主流 AMM(集中流动性、稳定币曲线等)不适合充当 RWA 的「主市场」。最大障碍并非曲线模型,而是 LP(流动性提供者)的经济模型在低周转、强合规、慢定价的 RWA 环境中无法持续。

定位: 应将发行 / 赎回、KYC 订单簿 /RFQ、定期拍卖设为 RWA 流动性的「主干道」;AMM 则退居「便利层」,仅承接小额、日常、便捷的二级换手需求。

方法: 通过「窄带做市 + Oracle 滑带 /Hook + 收益桥接」的组合拳,将 RWA 的原生收益(如票息、租金)真正传导给 LP,并辅以完善的风控与信息披露。

一、 AMM 不应成为 RWA 的「主市场」

RWA 追求的是可预测、可度量、可结算的金融主脉络。连续报价的 AMM 机制虽然极具创新性,但在大多数 RWA 场景中,存在三大固有挑战:自然成交不旺、信息心跳偏慢、合规路径拉长。这使得 LP 仅仅依靠交易手续费的回报显得异常单薄,同时还要裸露在无常损失的风险之下。

因此,我们的核心观点是:AMM 不应承担 RWA「主市场」的职责,而应成为流动性的「最后一公里」。它的作用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兑换小额资产,提升用户体验,但大额交易与价格发现的核心功能,必须交给其他更适合的机制。

二、 为何 AMM 能在加密原生世界如鱼得水?

要理解 AMM 在 RWA 场景的局限,首先要明白它在加密原生世界成功的基石是什么:

  • 交易从不断档: 7x24 小时的全球市场,加上无许可的跨市套利者,任何价差都会被即时抹平,创造了持续的交易活动。

  • 可组合性极强: 几乎任何人、任何协议都可以无门槛地成为 LP 或参与套利,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与流量自增强。

  • 波动即是生意: 高波动性带来大量的交易需求和套利机会,产生的交易手续费让 LP 有机会「跑赢」无常损失。

当我们试图将这三点复制到 RWA 领域时,会发现整个地基都已改变:成交频率显著降低、定价心跳极其缓慢、合规门槛大幅提高。

【就地解释|定价心跳】

「定价心跳」指「可信价格更新的频率」,是理解 RWA 与加密原生资产差异的关键。

加密原生资产: 心跳通常是秒级的(交易所报价、预言机喂价)。

多数 RWA: 心跳往往是日级甚至周级的(基金净值更新、房产估值、拍卖成交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 区块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