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的智能进化:从自动化到 AgentFi 的演进路径
作者:0xjacobzhao 及 ChatGPT 4o
感谢 Lex Sokolin(Generative Ventures)、Stepan Gershuni(cyber.fund)与 Advait Jayant(Aivos Labs)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撰写过程中亦征询了 Giza、Theoriq、Olas、HeyElsa、Almanak、Brahma.fi 等项目团队的意见反馈。本文力求内容客观、表述准确,由于部分观点涉及主观判断,难免存在偏差,敬请读者批判性阅读并予以理解。
在当前的加密行业中,稳定币支付与 DeFi 应用是少数已被验证具备真实需求与长期价值的赛道。与此同时,百花齐放的Agent 正逐渐成为 AI 产业中面向用户界面的实际落地形式,成为连接 AI 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关键中间层。
在 Crypto 与 AI 的融合领域,尤其是在 AI 技术反哺 Crypto 应用的方向上,当前探索主要集中于三个典型场景:
-
对话交互型 Agent:以聊天、陪伴、助理类为主,尽管多数仍为通用大模型的套壳,但因开发门槛低交互自然,叠加通证激励,成为最早推向市场获取用户关注的形态。
-
信息整合型 Agent:聚焦线上与链上信息的智能整合。Kaito、AIXBT 等在线上但非链上的信息搜索整合领域已取得成功,而链上数据整合方向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明显跑出项目。
-
策略执行型 Agent:以稳定币支付与 DeFi 策略执行为核心延展出 Agent Payment 与 DeFAI 两大方向。此类 Agent 更深度嵌入链上交易与资产管理逻辑,有望突破炒作瓶颈,形成具备金融效率与可持续收益的智能执行基础设施。
本文将重点聚焦于 DeFi 与 AI 的融合演进路径,梳理其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分析策略执行 Agent 的基础设施、场景空间与关键挑战。
DeFi 智能化三阶段:Automation、Copilot 与 AgentFi 的跃迁在 DeFi 智能化的演进中,我们可以将系统能力划分为三个阶段:Automation(自动化工具)、Intent-Centric Copilot(意图驱动助手)与 AgentFi(链上智能体)。
-
Automation更像是规则触发器(Rule Trigger):基于预设条件执行固定任务,如套利、再平衡、止盈止损等,无法生成策略,也无法独立运作。
-
Copilot引入了意图识别与语义解析能力,用户通过自然语言输入,系统进行理解、分解并建议执行路径,但最终仍需用户确认,执行链条不闭环。
-
AgentFi则代表完整的“感知 → 推理/策略生成 → 链上执行 → 演化”智能闭环,是具备链上自治执行与持续演化能力的智能体(Agen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 区块报